• 「革命練習曲」普萊特 2023-11-13 本文刊載於李筱峰FB

她只活了25歲,她的人像曾出現在波蘭的紙幣上;二戰期間,波蘭的一支女性支援單位以她的名字命名;波蘭和立陶宛兩國的多條街道也以她命名;她還有紀念碑、博物館、多本傳記、藝術雕像,不勝枚舉。她叫做艾米麗雅.普萊特(波蘭語Emilia Plater;立陶宛語Emilija Pliaterytė)。

她到底是波蘭人?還是立陶宛人?兩國都以她為榮。

艾米麗雅.普萊特於1806年的今天(11月13日)出生於今天立陶宛的維爾紐斯,當時是屬於俄羅斯帝國。但當時的立陶宛已相當波蘭化。對立陶宛或波蘭而言,俄羅斯帝國是一個外來統治者。

普萊特出身貴族家庭,在良好的教育下,她從小就有機會欣賞許多英雄事跡,包括布布麗娜、聖女貞德等女性英雄人物。她也喜愛歌德、席勒等作家的作品,並能閱讀其德語原文。此外,普萊特喜歡騎馬、射擊;她也愛好羅塞尼亞、白俄羅斯等地的民族文化。

1823年,普萊特的一名表親被強行徵調入俄羅斯帝國軍隊,普萊特極表不滿,更激發她反俄羅斯的意識。1830年,爆發「十一月革命」後,普萊特積極支持立陶宛大公國故地的反俄活動。她組建了一支小部隊,與俄羅斯帝國作戰,參與多場戰鬥。

普萊特在她的筆記中寫道:加入起義是她唯一的想法,並希望戎馬一生。為此,她剪掉了長髮。

普萊特前往杜塞托斯,慷慨激昂發表演講。她的部隊襲擊了道蓋利亞的一所驛站,獲得了一些馬匹。她的部隊曾占領扎拉賽,向帕內韋日斯進軍,她經歷了普拉斯塔沃尼亞伊戰役、希加拉之戰。

普萊特的堂兄曾建議她解甲回鄉,但她拒絕。她說,在祖國得到完全解放之前,她不會脫掉軍裝。隨後她被任命為立陶宛第25步兵團第1連連長,並被授予上尉軍階,這是當時婦女的最高軍階。在戰役中,普萊特的部隊負責保護運輸物資的車隊,但車隊遭俄軍襲擊,大約300名革命軍被殺,物資則被奪走。

這次的革命行動被嚴厲鎮壓而終告失敗,許多革命軍被捕殺,俄羅斯勢力更嚴密控制波蘭、立陶宛。普萊特則在革命行動中得了一場大病而過世,年僅25歲。

做為革命的領導者之一,普萊特的故事被廣泛宣傳,並成為許多藝術和文學作品的素材。她在波蘭、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等國被視為民族英雄。

這場革名雖然失敗,但是包括普萊特在內的革命家的反抗外來統治者的精神,是可歌可泣的。為了這場革命,波蘭音樂家蕭邦也寫下不朽的「革命練習曲」。

台灣,有沒有普萊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