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將啟動的賴政府及卓內閣,已陸續公布新閣員。對於新閣員人選,藍白陣營總會有長短話,聽聽就好。至於綠營的反應,我唯一聽到的,是對文化部長人選略有質疑。
原先乍聽文化部長的人選叫李遠,我心中問,怎麼找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?等到搞清楚李遠就是大名鼎鼎的小野時,也就釋懷了。
小野是資深文化人,出任文化部長,應無疑義。最近聽到綠營意見領袖對他的質疑,認為他支持柯文哲。其實,支持柯文哲也不是什麼大不了,我原先也是支持柯文哲(柯第一次選台北市長時),不過,等到柯文哲上任市長後,許多乖張荒誕的言行不斷出現(例如他說「婦科醫師是在女人大腿之間討生活」、「台灣女性不化妝會嚇人」、「講台灣主權都是屁」,國際外交官送他懷錶,他說是「破銅爛鐵」…,不勝枚舉),我於是棄柯而去。不知小野至今對於這種極缺文化涵養的異常人格是否仍支持?
現在內閣人事安排已定,與其質疑小野,不如期望李遠有所作為。我對於李遠部長上任後的施政有以下幾點期待:
一、設法培養歷史意識。在過去中國國民黨長期統治下,雖然從小學到大學都有歷史課,但其歷史教育是「去台灣化」的教育,因此與生長的土地無關的歷史教育,反而培養不出歷史意識。歷史意識的培養,必須從立足的土地為基點,再擴及全世界。
二、建立「泛南島民族意識」。台灣雖屬漢字文化圈,但在種族血緣上並非純屬所謂「漢族」,今天全台三百多個鄉鎮區的地名,約有半數來自南島民族,台灣人的血緣中,南島民族也佔有相當成分;一六五○年頃的荷蘭時代,在當時的四個地方會議區內就有三百一十五個部落。因此建立「泛南島民族意識」,可以破解中共所謂「同文同種」的統戰迷思。我曾在鄭麗君、李永得任文化部長時,建議在全台各地找出南島民族原來的部落(社)原址,簡單立碑(或標示牌),有助於台灣人民認識南島祖先。這個建議,再次提供給李遠部長。
三、發揚多元文化價值。台灣的歷史發展,造就台灣成為多語言、多族群的社會,應讓多元文化兼容並蓄,不僅豐富文化內涵,也促進族群和諧。
四、對於傳統文化、民俗、台灣民性,應有所反省,不宜全然神聖化。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推動文化啟蒙,已對台灣文化做全面檢討,蔣渭水的《臨床講義》即為經典代表。百年後的今天,台灣人的迷信、破壞環保的宗教民俗依然不減,能無愧乎?
五、強化自由人權意識,這是對抗專制政權的利器。迄今仍有許多人以「中華民族主義」的政治迷思來思考台灣前途。還有人迷惑於上海的高樓,殊不知上海的高樓與自由度成反比,如果台灣人不能普遍建立自由人權的意識,則自由度九十四分的台灣,恐將被自由度只有九分的國家併吞!如何防止「逃避自由」,維護自由人權,也是文化部應努力的工作。
(作者是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