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燦爛的星辰——拉馬克(Chevalier de Lamarck) 2024-08-01 本文刊載於李筱峰FB

「生物可以從影響它們的環境中獲得新的性狀,且不同物種間的差異是由中間性狀消失導致的。」

–拉馬克(Chevalier de Lamarck)

前引這句話,是法國的動物學家拉馬克發表的《動物哲學》一書中提出的要旨,他有系統地闡述進化的理論。拉馬克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,亦即適應環境的過程。「用進廢退」與「獲得性遺傳」可以說是「拉馬克學說」的兩個法則,奠定了進化論的基礎。後來達爾文在《物種原始》一書中曾多次引用拉馬克的學說。

這位進化論的奠基人拉馬克,於1744年的今天出生於法國巴藏坦。

他利用在軍隊服役期間,在駐地觀察植物,又在任皇家植物園標本保護人期間,出版了3卷集的《法國全境植物志》。

拉馬克又研究動物學,1793年應聘為巴黎博物館無脊椎動物學教授,於1801年完成《無脊椎動物的系統》一書,此書中他把無脊椎動物分為10個綱,是無脊椎動物學的創始人。1809年出版了前述的《動物哲學》(Philosophie zoologique,亦譯作《動物學哲學》),當時他雖已65歲,但仍潛心研究並寫作,於1817年完成了《無脊椎動物自然史》。

拉馬克於1829年12月18日過世,享年85歲。

拉馬克的學說,是否也可以啟發我們聯想到國家的發展生存,也該在「用進廢退」中,求新求變?只是,生物的進化,非出於其本身的自由意志;而國家的發展,則可以凝聚國民的意志共同奮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