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燦爛的星辰——福樓拜(Gustave Flaubert) 2024-12-12 本文刊載於李筱峰FB

「我們對歷史的無知,使我們誹謗我們自己的時代,人們總是如此。」

–福樓拜(Gustave Flaubert)

一位從小接受過貴族教育的女性,由於憧憬浪漫的愛情,沉浸在追求炙熱愛情的美夢中,她選擇出軌,先後與不同男人偷情,然而奢華的生活卻落得債台高築,「她睜大一雙絕望的眼睛,觀看她生活的寂寞。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樣,在霧蒙蒙的天邊,遙遙尋找白帆的蹤影」,最後她自殺。

以上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資本主義浪潮過後的法國,這是真人真事嗎?這是法國文學家福樓拜的小說《包法利夫人》(Madame Bovary)的故事大綱,但福樓拜說,《包法利夫人》是改編自一個真實的社會事件。

福樓拜寫小說有夠敬業,他描寫女主角艾瑪服毒自殺,為了具體了解砷中毒的症狀,很認真去研究醫學專著,他感到自己好像也中了毒 。還好,他沒有直接服毒體驗看看。

《包法利夫人》被視為是「新藝術的法典」、「最完美的小說」,被稱為19世紀不朽名著,並直接影響到20世紀的喬伊斯、普魯斯特…等大作家。然而該作品當年(1856年)開始在《巴黎雜誌》上連載時,被衛道之士指控為淫穢之作,「違反公共和宗教、道德及善良風俗」,因此遭控告,且要求刪掉一些內容。但福樓拜堅持不刪改一字,最後經法院判決無罪,福樓拜反而因此聲名大噪。

今天是福樓拜的冥誕,他於1821年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地區的盧昂,父親是當地市立醫院的院長。小時候福樓拜常和妹妹一起爬到窗簾上偷看停放在醫院裡的屍體,使得福樓拜自幼年就看淡很多事情。

1867年福樓拜寫出歷史小說《薩朗波》,以古代非洲奴隸國家僱傭兵起義為背景,描寫起義軍首領馬多和迦太基姑娘薩朗波的戀愛。

還有186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的《情感教育》,揭露19世紀法國社會的浮華與幻滅。

綜觀福樓拜的作品,幾乎是現實主義、浪漫主義與自然主義的融合。有人這樣敘述:「在法國文學史上,福樓拜上承寫實主義,其創作理念極大的影響了左拉以後的自然主義作家。」

福樓拜終身未婚,但在感情上則風流倜儻。

1880年5月8日福樓拜中風過世,享年59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