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燦爛的星辰——克卜勒(Johannes Kepler) 2024-12-27 本文刊載於李筱峰FB

童年得了天花,造成視力衰弱,雙手殘廢,影響了他的天文觀察的能力。誰能料到他後日成為影響世界的天文學家,他是17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克卜勒(Johannes Kepler)。

視力不好的克卜勒,不僅發明了一種改進型的折光式望遠鏡(克卜勒望遠鏡),更以「克卜勒三大定律」 (Kepler's laws)發揮了石破天驚的科學革命。

我們來複習一下「克卜勒三大定律」。克卜勒定律為描述太陽系中行星運行的定律,第一定律:所有的行星軌道為橢圓形,以太陽為中心;第二定律:如果我們將太陽到行星之間連接一條線,這條線在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是常數;第三定律:行星運動的週期(T)和行星與太陽的距離(R)有直接的關係,T2/R3= 常數。

這是三條定律是後來的天文學家根據克卜勒的著作《新天文學》、《世界的和諧》、《哥白尼天文學概要》整理萃取而成的。由於克卜勒整理觀測數據的發現,使得後來牛頓能夠發現萬有引力定律,牛頓從萬有引力定律,印證了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。

今天是克卜勒的冥誕,他於1571年出生於德國(當時是神聖羅馬帝國)的魏爾代施塔特。

杜賓根神學院畢業的克卜勒,曾在奧地利格拉茲的一家神學院擔任數學教師。他曾經想當牧師,不成,但他的數學與天文學的研究,與他的宗教信仰結合,他將宗教論點和理由寫進他的作品,相信上帝用智慧創造世界,人只要透過自然理性之光,也可理解上帝創造的計畫。

克卜勒於1630年11月15日過世,享年58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