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台北地名的故事 2016-01-27 本文刊載於民報

「台北」的名稱,在台灣歷史上很晚才出現。1874年日本發動牡丹社事件侵入南台灣,事後滿清政府才意識到台灣的重要,乃增設新的行政區,南部有恆春縣,北部增加台北府。「台北」的名稱自此才出場,已經是滿清領台的第191年。當時台北府轄三縣(新竹、淡水、宜蘭)、一廳(基隆廳),比現在的台北市範圍大很多。

本期《民報文化雜誌》介紹台北地名的故事,則是以今天台北市的區域為範圍。



   
平埔族先民的遺跡

台灣早期的祖先都屬南島民族,北台灣的南島民族則屬於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。凱達格蘭族雖已融入我們世居北台灣的住民的血液中,不易辨認,但是從台北市內的許多新舊地名,仍可以清晰看到我們凱達格蘭人祖先的身影。

台北舊名「大加蚋」(或「大佳臘」、「塔加勒」,同源音譯),今天台北盆地中央到東部的基隆河、新店溪流域間一帶,涵蓋今日台北市的大部分,包括松山、內湖一帶,早期叫做「大加蚋」,這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發音。現在台北東園附近以前有加蚋仔庄,現在當地居民還有人稱當地為「加蚋仔」,當然是「大加蚋」舊稱的延用。

萬華舊稱「艋舺」(也寫成「蟒葛」、「蚊甲」或「莽甲」,都是相似的讀音),出自平埔族語「獨木舟、小船」之意。淡水河邊停泊許多獨木舟小船的市集之地,被稱為「艋舺」。

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口附近,台北大同區哈密街、保安宮一帶,叫做「大龍峒」,這裡早年有凱達格蘭族的大浪泵社。「大浪泵」與「大龍峒」閩南語讀音相同,是同源的音譯。

凱達格蘭人稱溫泉為Pattsiran-na,漢人以「八芝蘭」、「八芝林」音譯,後來演變成「士林」。


捷運淡水線有一站叫「其哩岸」,該站附近是早年凱達格蘭族的「其哩岸社」所在地。

「北投」是凱達格蘭語的音譯,原意為女巫。有女巫居住的地方,稱為北投社。「北投社」分為內外兩社,內社的原址在北投附近,外北投社的原址在新北投。

北投地方有「嗄嘮別」的地名,位於今天桃源國小南方到捷運線一帶,為以前凱達格蘭平埔族的社名。

著名的「社子島」,是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而成的沙洲。「社」當然是平埔族的聚落(優越感的漢語族人所稱的「番社」),即凱達格蘭族「毛少翁社」(亦稱「麻少翁社」)的所在地。在當地的基隆河支流還被稱為「番子溝」。

 松山基隆河南岸有一條「塔悠路」,這名稱是源自於早年這一帶的凱達格蘭族的「搭搭攸社」。所謂的「搭搭攸」,為女子頭飾的一種。《台灣府誌蕃俗章》如此記載:「用白獅犬毛作線如帶,寬一寸餘,嫁娶時戴之,蕃人最重之云云。」

松山舊稱「錫口」(全稱「麻里錫口」或「麻里折口」、「貓裡即吼」),因早年有凱達格蘭人的「麻里錫口社」在此。有一說,「麻里錫口」是指女性的性器,平埔族人不似漢語族的虛矯教條,不視性器為汙穢。

松山一代早年也有「里族社」,原址在基隆河南岸的舊里族附近,後遷內湖新里族。



從地名看到地貌環境

「圓山」,顧名思義,是丘頂圓形而孤立的山。

陽明山舊稱「草山」,因山上多茅草。

「大直」,因為此地平坦寬廣,形呈筆直而得名。

「南港」,因位於基隆河的南岸。

士林天母一帶有「三角埔」的地方,是一個呈現三角形埔地的地方。

在沙洲的尾端,稱為「洲仔尾」,再以諧音雅化為「洲美」。

士林磺溪街一帶有「蘭雅」地名,亦稱「湳雅」,原稱「湳仔」,意即低窪浸水之地。後將地名雅化為「蘭雅」,因為「蘭雅」與原來的「湳仔」的閩南語讀音接近。而磺溪街,也因旁邊有硫磺的溪水。


先民墾殖的身影

先民從事墾殖,多合力進行,也因此產生地名。墾首合股向官方領得某地域荒埔地的墾照,共同出資廣招墾丁從事開墾,墾成後地名常以「股」為名;墾成之後,將其股份分得之土地再細分,後來在該地形成聚落時,常以某墾首分得之「份」、「分」為地名。例如:士林區有「七股」、南港區有「四分仔」、內湖區有「五分」、「五分火炭坑」、「十四份坡內」、北投區有「十八份」。

墾成的聚落有防禦設施,因此出現「木柵」(文山區)、「土城仔」(大同區)。

土地開發以幾張「犁」開墾幾「甲」地計,於是出現「甲」、「張犁」的地名,台北地區屬於此類地名者,如龍山區有「八甲街」、大安區有「十二甲」、松山區有「三張犁」、大安區有「六張犁」、龍山區有「八張犁」。

土地開發非有灌溉設施不可,埤塘因而也成為地名,如,大安區有「埤頭」、「埤仔腳」、龍安坡(坡係陂、埤的誤寫)、中山區有「上埤頭」、大同區有「下埤頭」、松山區有「中埤」、「永春坡」、內湖區有「新坡尾」、「十四分坡內」…;「雙連」原名「雙連埤」,因過去此處有兩個水埤;景美舊稱「梘尾」,「梘」是設在地上用以通水的竹管,在梘的尾端處,稱「梘尾」,後來以閩南語諧音雅化為「景美」。

農業生產需要儲倉,「古亭」原來叫做「古亭倉」即源自此意(另一說詳後)。

稻穀收成需要廣場曬穀,晒稻穀的大廣場,稱為「大稻埕」。

墾戶墾成後,官府設館收租之處通稱「公館」。所以,台大附近有「公館」,文山區有「頂公館」、「番仔公館」,士林區有「公館地」等地名。

農產品販賣處也曾成為地名,例如萬華曾被稱為「蕃薯市」(又稱「歡慈市街」),因為是販賣蕃薯的市集。後來閩南語諧音變成了「歡慈市」。


反應移民聚落

「朱崙」舊稱「朱厝崙」,是朱姓移民群落聚居地。

大同區、中山區有「詔安厝」,則是福建詔安移民的聚落。

士林的「芝山巖」,是福建漳州籍的移民,以其漳州的名蹟芝山來命名。

原漢關係的地名

漢人移民創建聚落於原住民平埔族社附近,產生原、漢關係。帶有「番」字的地名,都是自以為優越的漢人對原住民的稱呼。如「番仔公館」。

再者,在漢人與平埔族區域交接處,立石碑以區隔,防止漢人入墾。後來時「石碑」誤寫成「石牌」。今北投區的「石牌」地名即因此而來。
「古亭」的另一說法,舊稱之一為「鼓亭」,亦即在漢語族區與泰雅族區之間設有瞭望亭,亭上有鼓,遠眺發現有泰雅族人來襲即敲鼓示警,故稱「鼓亭」,後來以同音字轉寫成「古亭」。信耶?非耶?天曉得!


神話傳說

士林附近的「劍潭」,是一個充滿神話傳說的地名。1732年(雍正10年)台廈分巡道伊士良所著的《台灣誌略》如此記載:「劍潭有樹,名叫且茄冬,高聳入天,樹圍粗大容幾人合抱,傲然峙立於潭岸。相傳荷蘭人插劍入樹,茄冬樹竟然生皮合閉起來,劍於是藏於其中,是故名為劍潭。」;但民間則進一步傳說:鄭成功把荷蘭人逐到此地,荷蘭人將劍投入潭中逃掉,是故稱為「劍潭」;還有更神奇的說法,鄭成功騎馬來此,聽聞潭中有妖魔,乃揮劍插入潭水中除妖,所以叫「劍潭」。當然這些都是荒誕無稽的神話,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在台南四個月之後就過世了,怎可能跑來台北士林劍潭?乾脆說他來士林夜市吃宵夜,不是更過癮?


充滿兩個殖民政權的標記

台灣近百多年來歷經兩個外來政權統治,前者是日本的典型殖民政權,後者是被學者稱為「遷佔者」(settler)政權的中國國民黨。這兩個外來政權,都讓台北市充滿了殖民性格。從地名、街名的變易,充分顯示出來。

1920年日本當局施行台灣地方改制,全台大改地名。台北也不例外,例如:「錫口」改名「松山」,以日本四國也有此名;「艋舺」改名「萬華」,因「萬華」日語發音「ばんか」與「艋舺」音非常接近;台北市當時分62町,全部都以日本式的名稱命名,如:「宮前町」、「榮町」、「明治町」、「大正町」、「昭和町」…。基隆河上的橋叫「明治橋」。

中國國民黨來後,也大改地名、街名。例如:草山變成「陽明山」;基隆河上原來的的明治橋,變成「中山橋」;宮前町變成「中山北路」;榮町變成「衡陽路」;明治町、大正町統統改以中國大陸的地名來取代。整個台北市的街道都用中國大陸的地名來命名,什麼南京東路、重慶北路、廣州街、昆明街、西寧南路…,國民黨一時無法「反攻大陸,重整河山」,但是放眼台北市,大好河山儼然在望!此外以「大同」、「忠孝」「仁愛」、「信義」、「民族」、「民生」、「三民」、「中正」、「中山」…等四維八德及國民黨政治色彩的區名、里名、街名,也紛紛出籠。

從日本時代到國民黨時代,地名、街名的變易,都充滿外來統治者的符號標記,矇蓋着殖民地色彩。